首页>资讯中心>休闲农业> 正文

着力提高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 2016-03-07 来源:农民日报浏览:6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黄元

  当前,青海农牧业已经进入加快发展、产业提升、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攻坚克难、高位爬坡的发展阶段。农牧业发展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保生态等新挑战。我们将贯彻发展新理念,突出重点,着力在“五个转变”和“五个重点”上下功夫。

  转变思维方式。运用现代发展理念,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用现代经营理念、体制机制、经营主体、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等改造传统农牧业,真正推动农牧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拼资源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转变生产方式。突出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示范区和国家级示范区。突出做精做优马铃薯、油菜、牛羊肉、饲草、冷水鱼等优势产业;突出设施农牧业建设,大力发展农区规模养殖和牧区舍饲半舍饲养殖,稳步提高“菜篮子”保供能力,逐步提升设施农牧业的规模和效益。

  转变经营方式。一是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草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流转承包土地草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向规模经营要效益。二是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服务搞活传统农牧业,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三是将工商企业的经营理念引入传统农牧业,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发展实体经济,通过产业链的有机协作,提升农牧民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一是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喷灌滴灌、地膜覆盖、水肥一体、深耕深松等节水技术,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二是注重农作物秸秆和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的生态循环农牧业,推动生产小循环和产业大循环良性互动。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控,深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大农田残膜回收利用,促进农牧业绿色发展。

  转变管理方式。一是坚持产管并举,率先在合作社、龙头企业推行生产记录台账制度,认真落实生产者责任,逐步实现基地标准化。二是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以标准化草地生态牧场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行农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逐步实现“三品一标”产品全部可追溯,全力打造一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畜产品品牌,向品牌经营要利润。三是创新监管模式,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行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四是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探索全程托管、土地托管、生产环节托管等服务形式,不断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稳步提升粮油、蔬菜、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启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升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能力。扩大粮改饲、草牧业发展畜牧业试点,推动农牧交错带发展现代种养业。倾力打造沿黄流域设施渔业产业带,拓展渔业产业链。

  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效益诱导、服务指导、经营主体主导,强化产业联动、产业集聚和体制创新,将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构建产加销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促进生产、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

  重点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农牧业行业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强化致富带头人培训,加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带动模式,推进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扶贫资金量化到户到人。

  重点增加农牧民收入。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品牌农牧业,拓展农牧业功能,提升休闲农牧业发展质量,挖掘增收潜力;继续扩大劳务输出,提高农牧业补贴和生态补偿标准,加大支农资金对农牧民的直接投入或股权投入力度,探索将项目资金折股量化到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增加农牧民经营性、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

  重点深化农牧业改革。抓紧研究农牧系统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提高农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确保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市场需要。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草场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等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农垦改革。继续深化农牧区金融制度创新,着力抓好省级农牧业信贷担保机构建设,扩大县级农村金融担保平台和“授信池”业务,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向农牧业、农牧区。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