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各地新闻>西南地区>重庆新闻>城口新闻> 正文

城口县获得过“大中华区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

  • 2015-04-09 来源:重庆新闻作者:www.nmubao.com浏览:110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城口县获得过“大中华区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

城口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南与重庆巫溪县、开县、四川宣汉县毗邻,东北与陕西镇坪县、平利县、岚皋县、紫阳县接壤,西与四川万源市相连。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城口县常住人口为19.3万人。共有1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93%。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等。
城口县为中国绿色生态中药材示范县,获得过“中国生态气候明珠”、“大中华区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绿色生态板栗之乡”、“中华蜜蜂之乡 ”等荣誉称号。
 
景点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城口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136017公顷,其中核心区42614.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特别是以崖柏为代表的稀有珍贵树种群落、金钱豹等濒危动植物及栖息地,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景观。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城口县庙坝镇境内,在大巴山脉南麓,是集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等为一体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2004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公园内最高海拔2471米,最低海拔705米,相对高度1766米,森林覆盖率达85%。
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城口县境内,规划总面积1116.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87.8公顷,集湿地保护保育、恢复修复、湿地功能和湿地文化展示、湿地科普宣教、湿地科研监测和湿地可持续利用于一体。
神田草原
神田草原地处在重庆市城口县与陕西省岚皋县交界处,位于大巴山之巅,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4公里,海拔2300米,总面积64平方公里。
黄安坝高山牧场度假区
中国亢谷风景区
中国亢谷风景区位于大巴山腹地,坐落在重庆市城口县东部,起于高观镇龙峡口、止于与巫溪县交界的寒风垭,海拔900米—2680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5′—109°16′、北纬31°37′—32°12′,南北长约35公里。
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
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位于城口县葛城镇,建于1984年,是为纪念红四方面军解放城口后,于1934年9月在城口县大竹河区成立城口县苏维埃政权而建的。公园占地面积4666平方米,内有城口红军苏维埃政权陈列馆和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碑。
 
特产
 
城口山地鸡
 
城口山地鸡俗称城口土鸡,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地鸡体型中等,羽毛以黑色为主,皮肤有白色和乌色两种,脚、胫为青色,是城口县长期以来自繁、自养、自选形成具有独特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地方优良品种。
城口核桃
 
城口核桃味美壳薄,口感香酥,地理标志产品。核桃仁中含脂肪60—75%,蛋白质14.5—24%,糖份8.41—11.04,氨基酸含量达19种之多,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
城口核桃味美壳薄,口感香酥,为食中佳品。城口县从1990年起开始实施核桃“2515”工程,通过以改良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整形修剪技术和适时收获及加工等措施,栽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逐年上升,全县现有核桃树18万亩、800万株,年产量在500万公斤左右。高观镇盛产“乌米子”核桃,其桃仁饱满,口味别具一格,每年均被全国各地的客商抢购。城口也因此而盛名远播,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核桃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木本与木材两用树种,分布面广,资源丰富,其坚果、木材等均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核桃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地位同扁桃、腰果和棒子,在国内市场上与板栗、柿子、枣一起并称为“四大干果”。因此,在国内历来都是人人喜爱的果品,并用于医疗、健身,在国外,是“尼古拉斯节”和“圣诞节”必备的佳品。因而有“珍贵果品”之称。每一百公斤核桃仁可榨油50—60公斤。风味清香,宜食用,而且是极好的工业用油。核桃树的木材质地坚韧,纹理美观,具有不翘不裂,耐冲击等特点,是制造飞机、军械、高级家具等优质的用材。因此,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都有在大力发展核桃生产。在我国核桃又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外销量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城口老腊肉
 
城口老腊肉采用野生植物和粮食作为饲料,用传统养猪方法饲养,沿袭民间工艺进行腌制、烘熏而成,是城口县具有代表性的原生态土特产之一。2007年,“城口老腊肉”正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地理商标,已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30] 。
城口“老腊肉”别具特色,风味独特,在市内外享有盛誉,产品远销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市场前景广阔。城口“老腊肉”沿袭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秘方,经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心熏制而成,其肉质精良、香味纯正、营养丰富,是城口具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为了做大做强“老腊肉”产业,城口在全县选择养猪基础条件较好的明通、庙坝、修齐、高观、北屏、龙田、葛城、治平等乡镇,建立养猪示范小区和良种繁殖场,截止2006年,已拥有年出栏1000头商品猪的猪场5个,年出栏100头商品猪的猪场100余个。
野生岩耳
 
岩耳系石耳之俗称。属地衣门,石耳科,生长于大巴山山脉,绝壁之上,属极为少见的高级黑色山珍食品,有养阴止血,健胃消食,利水消胀,驱虫,且有抗癌延缓衰老之功效。
特色:鲜碎、味美、汤鲜、是高级的山珍佳肴。
黄安坝野生蜂蜜
 
黄安坝野生蜂蜜取材于国家级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黄安坝2000米崇山峻岭中的野生花蜜,该花蜜含多种珍稀植物和名贵中药材花粉,富含葡萄糖、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经传统工艺酿制而成,色泽金黄、口感清爽、气味芬芳、品质极佳。黄安坝野生蜂蜜营养价值丰富、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可以补中、润燥、解毒、亦是天然美容护肤之佳品。
黑木耳
 
黑木耳也是寄生在青木工本上的真菌,随自然气候生成,其肉厚质软,营养丰富,是饮食中的佳肴,医学保健上的珍品,被喻为“肠道清道夫”,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斟酸和维生素,具有清热润肺,抗癌强身等功能,特别是纺织、矿山工人的理想保健品。
香菇
 
香菇:香菇又名香菌,它不仅香味独特,味道鲜美,且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人们食用香菇,能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预防坏血病和佝偻病,并可延年益寿,对手术后的癌症患者,有防止癌细胞转移扩散功能,对防止便秘,动脉硬化、脑溢血、心脏病、肥胖症的糖尿病都有特效,被益为高级健康食品,城口香菇以朵大、质嫩、,肉厚、香浓、营养丰富著名,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在港、新、马市场上也深受欢迎。全县现有香菇10万余棚,产量达10万公斤以上。
中药材
 
城口地处大巴山脉,药物种类繁多,资源尤其丰富,其主要产品有:
天麻:天麻是大巴山名贵药材,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产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丛林之中,主要以大巴山、梆梆梁、旗杆山、易家梁等四山出产最多,根块大,质优,全县年产量约3000公斤,居重庆市之首。原植名称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炔茎。主治虚风眩晕、头痛、惊痫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
黄连:“药不在味,有效则黄”,良药苦口,以味而闻名的黄连,是最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城口黄连多属北岸黄连,它形如鸡爪,根条粗壮、色黄、坚实光洁、断面带红,常年产量2000公斤以上,远销日本、法国、意大利、东欧、美国、新加坡和东南亚等国家。
党参:城口党参属于川党参中的条党,系国内外驰名的补性药物,多栽培在海拔900米以上的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含腐殖质较多的半阴半阳坡地上。党参是城口大宗骨干药物品种,年收购量在4万公斤以上,销售市场看好。
杜仲:城口杜仲资源丰富,分布很广,各乡镇均产,常年产量约1万公斤。经济价值较高,现全县有很大的储存量(鲜活)。
厚朴:城口的厚朴资源分布较广,主要有8个乡镇盛产。常年产量在1---2万公斤之间。
黄柏:黄柏在城口有悠久的历史,它的皮可用来提取黄连素,质量均佳,用途广泛。
野生板栗
 
城口地处亚热带山地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很适合板栗的生长,加之野生板栗资源极为丰富,且加之多年来对野板栗林的改造,采取截干后以优良品种进行换冠,加强精细管理和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优质板栗不断扩大,单产逐年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板栗生产由自然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变和发展。截止2006年,全县有优质板栗林(结果)面积为12万亩,计1500万株,年产量在120万公斤以上,同时随着全县生态工程的全面启动,将进一步加快对野板栗林的改造,优质板栗产量也将大幅度提高。
全县现已引进优良板栗品种十三个,主要有九家种、铁粒头、短扎、焦扎、青扎、处置红、它栗、尖顶油栗、浅刺大板栗、石丰、大红袍、红毛早、江氏栗等。主要分布在全县十三个乡镇,其余乡镇也有零星分布。
 
资源
 
矿产
 
城口县发现有铁、锰、钡、煤、高岭土、大理石、辉绿岩铸石、灰岩、白云岩等20多种矿产。
铁矿有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和含磷钛磁铁矿,多为沉积型。规模较大的有罗江铁矿、罗江鹅项颈铁矿、高燕木坪河铁矿、鸡鸣马家坳、杨溪河铁矿等。锰矿沿仁河两岸成带状分布,由两个磷、锰矿区和两个锰矿区构成城口锰、磷矿带。钡矿分布在巴山区的左岚、新枞、高楠3个乡。煤矿主产为南相区的了子口背斜、明通背斜、咸宜背斜的两翼上,主要有下二迭系煤系地层中的烟煤、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的岩煤、灯影组的石煤、寒武系水井沱组中的无烟煤、北相区中和下寒武系的石煤。黄铁矿多产于上二迭统吴家坪组底部,多为Ⅲ级品矿石。石膏矿主要分布在中溪乡红岩湾、明中乡双桥和长沙坝、燕麦乡九个包、厚坪乡老厚坪、沿河乡城广公路沿线。白云岩分布在坪坝龙洞沟、东安亢河一带,主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下部和下三迭统嘉陵江组下部。
生物
 
城口县属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东北部中山植被区大巴山植被小区,森林绝大部分是天然次生林。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巴山主脉一带。植被分布在垂直带谱上,树种分布和组合变化比较明显,自下而上为马尾松常绿阔叶林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带和山地暗针叶林带。
植被资源主要分为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和竹类4个大类。其中乔木又分为59科、136属、280多个种别;灌木分为48科、112属、226种;木质藤本分为24科、49属、96种;竹类近20种。珍稀树种有水杉、光叶珙桐、银杏、杜仲、鹅掌楸、香果树等。经济林木有漆树、茶树、核桃、板栗、油桐、花椒、苹果、梨、柿等9种。木本药材有杜仲、黄柏、姜朴、小蘖和世界稀有药材——荆豆。林下植物有木姜子、卫茅、蔷薇、火棘等。竹类有白夹竹、斑竹、荆竹、巴山木竹等20种。
动物资源主要分为兽类、鸟类、两栖类、鱼类等。兽类有52种,隶属7目22科,主要有华南虎、野猪、豪猪等。翼手目有3科4种,有马铁菊头蝠等。啮齿目有7科15种,其中罗氏鼠为特有种。鸟类共141种,隶属12目3l科。其中,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金鸡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类;灰胸竹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绿鹦嘴鹎、酒红朱雀等15种鸟是中国特产鸟类。爬行类计有9种,隶属3目6科,主要有北草蜥、螈蜓等。两栖类8种,隶属2目4科,中国林蛙、崇安端蛙是主要的种类。鱼类共4目9科7亚科27种,其中鲤形目20种,鲶形目4种,含鳃目1种,鲈形目2种。
水能
 
城口县有大小溪河779条,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条。任河、前河是城口县两大主流。
 
历史
 
城口,秦朝,属巴郡。
  汉代,西汉属巴郡宕渠县。东汉和帝时,析宕渠之东置宣汉县,属巴郡宣汉县。
  三国时,蜀属巴西郡宣汉县。
晋朝,属巴西郡宣汉县。东晋恭帝时,析宣汉东北部置东关县,属晋昌郡东关县
南北朝时,宋属晋昌郡东关县。齐属晋昌郡东关县。梁属南晋郡东关县。西魏属南并州南晋郡东关县。北周属南并州永昌郡宣汉县。(省东关入宣汉,改南晋郡为永昌郡)
  隋朝,属并州通川郡宣汉县。
  唐代,武德初年属南并州通川郡东关县。贞观元年起属达州通川郡宣汉县。(“城口”得名,缘于境内有城口山、城口河<即今仁河>。)
  五代时期,蜀属达州通川郡宣汉县。县境东北设通明院专司催科赋税
宋代,北宋属达州通川郡通明院。南宋绍兴中期起属达州通川郡通明县。
  元朝,元初属达州通川郡通明县,元二十二年省永穆、东乡、通明三县属达州新宁县。
  明朝,属达州太平县(明正德十年,割东乡县之太平里置)。县境设明通巡检司。城口设理民府。
清代,属四川省川东道太平县(嘉庆七年太平升县为厅)。城口设经历署。道光二年,设城口厅(割太平厅之七、八、九保置,太平复为县)。属四川绥定府。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2年改城口厅为城口县,属川东道绥定府。民国8年,四川军阀割据,防区制形成,城口属颜德基驻防区。民国13年属刘存厚驻防区。民国24年结束防区制实行新县制,城口县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公署设万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城口县人民政府,属四川省万县专区专员公署。
1968年,改城口县人民政府为城口县革命委员会,属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万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9月撤销城口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城口县人民政府,属四川省万县地区行政公署。
1998年1月1日,城口县划归中央直辖市重庆直管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