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呼伦贝尔市全面推进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工作,重点以试点工作为平台,努力在农业理念创新、技术模式创新、投入产出效益模式创新、补贴机制创新、以遥感技术为基础的农业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构建“一平台、五创新”的格局。
为做好呼伦贝尔市耕地轮作试点区域的耕地质量监测,结合呼伦贝尔市实际,各项目区按耕地轮作试点“一主多辅”的轮作模式的工作要求,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马铃薯、小麦、油料、杂粮杂豆、苜蓿、饲用燕麦等作物为辅的轮作模式,改变重迎茬,减轻土传病虫害,均衡养分利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促进以养带种、以种促养。今年在呼伦贝尔市开展耕地轮作试点65万亩,其中,扎兰屯市10万亩,阿荣旗30万亩,莫旗20万亩,大管局5万亩。4月以来气温回升不稳定,通过各旗市努力,5月初下过一场雨后,各片区陆续全面开始播种,截至目前已全部播完,田间开始灭草、中耕作业。
为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目区引进大型农机合作社与经营主体签订作业合同,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创新贷款模式,积极通过经营主体寻找销路,与岭东物流、川粮集团、麦福劳公司分别签订大豆、高粱、马铃薯订单,同时进行项目整合,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和各类项目资金与耕地轮作试点工作整合,促进资金、人才、技术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呼伦贝尔市通过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改变了作物重迎茬种植问题,减轻土传病虫害,均衡养分利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促进了呼伦贝尔市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种植模式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